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学院介绍

学院概况

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于2022年1月由原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城乡规划专业与原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类专业整合而成。学院下设4系1部,即建筑系、工业设计系、艺术设计系、城乡规划系、基础部。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环境设计、工业设计4个本科专业。其中建筑学、环境设计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专业和工业设计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城乡规划、工业设计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拥有建筑学和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设计硕士、工业设计工程两个专业硕士授权点。

学院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梯队完整,形成了以中青年学者和博士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37位,其中专任教师11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9人,副教授51人;博士生导师 3名,硕士生导师66名。教育部工业设计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名,科技部“十三五”重点项目评审专家1名,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2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常务理事 1 人,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常委 1 人,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1人,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务副会长1人,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学院现有学校首批辅导员“名师工作室”,打造了一支政治强、素养高、品行正、作风好,能担立德树人大任的高素质专业化辅导员队伍。近年来, 学院有3位教师获得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称号,有2人获评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江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

学院教师目前已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3项、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二等奖1 项和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大赛二等奖1项等多项省级教学奖励。获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江西省高校育人共享计划课程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 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 , 课程上线于“学习强国”平台2门、中国大学 MOOC平台5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项目平台3门。出版教材40余部,发表高水平教改论文20余篇。学院与多个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签署合作协议,举办专题讲座、研讨、竞赛,建立了本科生、研究生实习实践教学基地40余个。近五年,学院教师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A&HCI、中国科学院2区以上论文20余篇、CSSCI期刊论文65篇、EI收录38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为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化创意产业》等全文转载2篇、ISTP收录9篇),出版专著30余部。学院教师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子项目1项,国家自科基金2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首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部级纵向课题及横向课题200余项,总到账经费9000余万元;获得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西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等8项。

学院积极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新时代江西城镇体系建设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等领域,以江西地域建筑重点实验室、工业设计研究院(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品牌设计研究所城乡规划设计所、乡村建设研究所等个科研平台为依托,积极推进多学科交叉育人新理念,构建学科群协同发展新模式。学院当前已拥有多个实力雄厚的跨学科研究团队,领域涉及城乡统筹规划、智慧城市、绿色建筑、城市设计、城市更新、乡村建设、传统村落保护、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智慧照明、智慧健康、信息产品、品牌策划等。近年来,师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学科竞赛并屡获殊荣。如:第四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金奖和总冠军;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在德国红点奖、德国iF奖、美国IDEA奖、世界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等国际重大设计赛事中获得多项大奖,在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NCDA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全国高等学校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美术竞赛、海峡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米兰设计周——中国高校设计学科师生优秀作品展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等竞赛、江西省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江西省优秀勘察设计奖等省内外大赛中获得200余项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