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动态

重温寻乌调查,鞠躬履践致远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号召,更好发扬寻乌调查唯实求真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7月10日-7月13日,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重温寻乌调查,鞠躬履践致远”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开展以探寻红色足迹,重温革命故事,拾取红色记忆,追逐青春梦想为主题的红色走读实践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感受寻乌精神

7月11日,实践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寻乌革命烈士纪念馆,拜谒了烈士墓区,依次参观了英烈墙、浮雕墙、古柏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于这斗转星移的红色坐标上追忆峥嵘岁月,重温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留下的光辉战斗足迹。翠路镇山埋忠骨,一颗红心化宏图,历史的痕迹仍保留着余温,此间种种,都有力见证了热爱和平的寻乌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领导,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


ccb5046a8cad49bba05a2199f9dcc863.png


7月11日,在带队老师带领下,走访队来到了寻乌调查旧址。毛泽东同志就是在此做出了他一生中规模最大的社会调查,写下了《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和“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重要思想。这些伟大的思想硕果不仅为土地革命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一大长足发展。在寻乌调查历史展厅中,一尊尊烈士像,一幅幅作战图,一个个老物件,无不镌刻着时代洪荒下一代人的不屈与抗争,而正是在这样艰苦混乱的背景下,毛主席求真务实的调查精神更迸发出其巨大的能量。揆诸当下,“寻乌调查”不仅是一段历史,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社会调查精神;一种自我了解,自我反省的批判精神;一种所向无敌的伟大的实践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55ea02432e084e1383d90ec888e41583.png


寻访红军足迹,亲历革命路程

7月11日,实践队员来到圳下战斗旧址刘氏宗祠(恭安围)和圳下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圳下文昌阁。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下山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2月1日到达圳下村宿营,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在此驻扎,毛泽东、陈毅、谭震林、江华等也居住在这里。2月2日凌晨,毛泽东在此指挥红四军沉着应战,成功地摆脱了尾追敌人的偷袭和包围,安全脱险至罗福嶂。


4ec597814c584a569515dfe53fcc4b87.png


7月12日,实践队走过蜿蜒的山路,跨过赣闽粤三省交界来到罗福嶂会议旧址。1929年2月3日,红四军在出击赣南、闽西的征程中被敌人打乱阵脚,毛泽东为了给山下的指战员一个方向指引,想到了古人烽火传信的方法,可是发现自己和战士们的火柴早已在圳下过河时就湿烂了。毛泽东焦急地狠跺大地。此时,忽见一个老农路过,问及火柴,老农也仅剩一根了。毛泽东亲自慎重地划着了这一根洋火,点燃篝火。堆禾岽上,刹时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毛泽东说:“在项山找到了一根洋火(火柴),找到了一个落脚点。”之后,毛泽东领着前委机关,冒着刺骨的寒风,翻越了几座大山,来到罗福嶂。在罗福嶂召开了一次重要的会议,史称“罗福嶂会议”。

这次会议,红四军在风雨如磐的环境中迸发出磅礴力量,扭转了革命不利局面,是创立中央苏区的起点。通过此次会议,中共红四军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强化了“党指挥枪”的原则,扭转了红四军被动局面,是红四军出击赣南过程中一个转折点,是创建中央苏区的逻辑“起点”。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红四军在福建上杭召开第九次党代表大会,史称“古田会议”,罗福嶂会议无论内容还是精神意义都是“古田会议”的前奏,“古田会议”是罗福嶂会议的延续和发展。长夜漫漫路迢迢,一根小小火柴,燎原开来点亮中国。罗福嶂会议,是一个星火燎原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动人音符。


4a0fab6ffbaf4c60849a409e7cca0297.png


7月12日,最后一站实践队员来到罗塘谈判旧址。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准备长征前夕,根据朱德、周恩来指示,中央派何长工、潘汉年从会昌来到罗塘与广东军阀陈济棠部代表杨幼敏等进行秘密谈判,谈判获得成功,并达成5项协议。罗塘谈判的成功,为中央红军长征初期顺利突破国民党军设置的第二、三道防线创造了有利条件,在我党我军发展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是我党统战工作的光辉典范。打开历史厚重之门,我们从绿树掩映中的这座两层小洋楼间触摸到历史跳动的鲜活脉搏。历经岁月的风雨,这里的一砖一瓦仍在默默地述说着那一段硝烟弥漫的历史。


赓续红色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在寻乌县参观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发现许多红色旧址旁都已建立起陈列馆、博物馆等建筑,供参观者更好地了解历史。一座座红色纪念馆的落成,让先烈们的红色精神经历史涤荡而更显其芳华;沿着县域一路梭行,走访队看到了红色血液在历史的脉络中汩汩流淌,学到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俯首做事、胸怀人民的精神风貌。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见证者的我们,更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红色江山,热血铸就;红色血脉,代代相传。南昌大学建筑设计学院“重温寻乌调查,鞠躬履践致远”暑期社会实践队将在红色走读后运用自己所学习积累的专业知识,撰写心得体会、创作短视频、为寻乌县红色旧址设计文创产品等,尽己所能更好地促进寻乌县的宣传发展,为寻乌县全力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寻乌新篇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b08db8f9a5ba40a5a07a87bef20f0bc8.png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寻访红军足迹,亲历革命路程,实践队员们感受到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在实践结束后,实践队员表示:“作为青年我们应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艰辛,砥砺前行,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这个伟大的时代,让绚丽的青春之花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不断开创属于这一代人的历史伟业,接续守护红色江山永不褪色。”


8800024d53464bf6b40ceb160d873e11.png


来源于:建筑设计学院“重温寻乌调查,鞠躬履践致远”暑期社会实践队

责编:邓美  李子裕

审核:熊宁佳  兰晓霞 张婷 马凯 杜俊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