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建筑系举办“前湖论筑”系列学术讲座——解读费恩:从哈马介仓到海德马克博物馆


 2023年11月7日(周二)上午10点30分,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系在建工楼A414成功举办了“前湖论筑”系列学术讲座。本次活动邀请到的主讲嘉宾是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海清先生,讲座的题目是《解读费恩:从哈马介仓到海德马克博物馆》。本次讲座由建筑系主任王雪强主持,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系和城规系骨干教师以及建筑系同学共50余人参与了此次活动。

 李海清,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常务理事、(原)近代建筑史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专家库成员、亚洲建造史网(ACHN)创始成员,《新建筑》执行编委。1995 年迄今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任教,主讲建筑构造、建筑设计、技术观、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专题等课程,曾赴瑞士联邦苏黎世理工学院(ETH)、挪威科技大学(NTNU)访学。


 

1 李海清教授讲座现场


 李海清教授以现下中国乡土(工业)建筑遗产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作为讲座的切入点,指出建筑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建筑性能问题,进而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解读费恩:从哈马谷仓到海德马克博物馆》,探究费恩的设计意图。李海清教授从“费恩其人及其设计思想”、“海德马克博物馆设计概况”、“在费恩眼里什么最重要: 如何认知Site?”、“违背常理意欲何为?”这四个部分展开详细介绍。费恩于1997年获得普利兹克奖,被誉为“二战后最重要的斯堪的维亚地区建筑师”,海德马克博物馆为其代表作之一。李海清教授指出在海德马克博物馆设计的过程当中,费恩通过置入平面形态变换丰富的、“近乎悬浮式”的钢筋混凝土参观廊道,创造了博物馆中难以捉摸的“地平面”,以审视过去的姿态,强化了过去与现在的分量。同时为了更好地保留谷仓废墟的原貌,费恩选择牺牲了建筑性能,予以游客最真实的历史感,断壁残垣尽显时间流逝,这也正回应了讲座伊始。讲座最后李海清教授总结,非物质性的最小干预和建筑性能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费恩选择了非物质性干预,也就是选择了自然而然,也正是费恩说过那句“我用一生去远离传统的北欧风格,但我最终意识到人不可背离自己”。


2 李海清教授作学术讲座1

图3 李海清教授作学术讲座2


 在互动环节,李海清教授和在座师生讨论了建筑空间与自然观之间的联系,耐心解答了同学由海德马克博物馆案例引发的对于建筑学学习的思考问题。本场讲座至此圆满结束。


4 讲座现场互动照片1

5 讲座现场互动照片2


 作为建筑系学术沙龙——“前湖论筑”系列讲座活动之一,今后将持续推出各类高水平学术讲座,丰富师生的课堂内容、提升建筑系学术氛围、扩大建筑系对外交流与合作。

 攥稿丨黄怡莹

 摄影丨谢雨辰

 审核丨彭金生 黄景勇 王雪强